|
|
|
|
靈柩到達墓地,置於壙旁,依地理師所擇時辰落柩下葬(不用地理師也可以) 次掩土,再做墓頭等稱為「安葬」。 | |
二、 |
國民禮儀範例第五十四條:靈柩至葬所,舉行安葬禮,由家屬或治喪委員會主奠,其儀式如后: | |
|
|
8. |
向靈柩行禮(本款之行禮指鞠躬,但直系卑親屬行跪拜禮)。 | |
靈柩安葬畢,親屬奉遺像或靈位歸。火葬者遺骨宜奉置靈(納)堂(塔)。 | | |
三、 |
通常宗教儀式的安葬禮 : 當靈柩入壙掩土時,佛道教人士讀「落壙」經文,基督教則由牧師祈禱安息。並由仵工在靈柩腳部鑽一孔,使空氣流入,屍水能出,屍身能早點骨化,此謂之 「放栓」。將柩徐徐下壙,覆靈旌「銘旌」於柢上,由兒子以麻衫衣裙盛土灑入壙中,以示親手埋葬親人之意,謂之「落葬」。 |
|
|
|
|
四、 |
靈柩安葬畢,就請地理師或風水師「立后土」,並請仕紳(現均以道士為之),畢行點土, 再以牲醴拜土地公(后土),以五味碗拜墓位,才奉遺像或靈位歸。 |
|
| | | | | |
|
|
|
|
出殯後,移靈柩至火化場、入室、家屬祭拜燒金紙後,由子孫點火予以燒化稱為「火化」。 | |
二、 |
火化者,移靈柩至火化場舉行火化禮,由家屬或治喪委員會主奠,儀式曰左: 火化禮開始。 | |
|
三、 |
火化儀式完成後,家屬奉遺像或靈位歸,並連絡時間取骨灰,裝入骨灰缸後,擇日進行安葬或安置於納骨堂(塔)。有兩種方式如下: | |
|
|
1. |
骨灰土葬方式 : 其儀式如第一節安葬儀式,只要將「靈柩」兩字改成「靈灰」即可,但為節省土地利用及喪葬費用應以奉置納骨堂(塔)為宜。 | |
|
|
2. |
安置於納骨堂(塔) 方式 : 將「靈灰」甕,納入「骨堂塔」內,有八卦方位可供選擇,有些鄉鎮公所並配合地方政府、宗教團體,舉行春秋兩杞,延請僧尼誦經超度。 | |
|
| | | | | | | |
|
|
|
|
在墓位旁邊立一尊土地公像(通常是以石碑或石塊上寫「后土」兩字為之),作為保護本土之神稱為「立后土」或「祀后土」。 | | | |
|
|
|
此乃民間信仰,通常為道教界所流行。當掩土完畢後,由地理師或風水師先立一土地公碑上寫「后土」兩字,從前「祀后土」,往往請舉人或秀才為之,今罕見,通常由做墳墓的人立碑即行,尤其目前推行公墓公園化,每個公墓皆只有一尊土地公神像(亦即總土地公)。不論係總土地公或家族立后土也好,其「祀后土」之儀式皆如下: | | | |
|
|
註: |
祀文通常由地理師或家人朗讀。例:「土地公(后土)在上,弟子000 率家族等謹為先嚴 000 逝世,乞假貴地坐 0 向 0 , 000(處所)00 坪 為陰宅之所,其購置費用弟子一次付清,祈土地公(后土)惠予悉心照料,使先嚴能往生極樂世界。歲時令節,當率家屬前來叩謝。」 |
|
|
|
三、 |
一般的情形祀后土家屬應備三牲一付、蠟燭一對、花、酒、壽金或土地公金等祭拜一 | | 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