傑客殯葬生命禮儀主題網 ﹝傑客殯葬生命禮儀主題網﹞鼎燊整合行銷

奠禮儀式 、 安釘禮
壹 、
奠禮儀式
 
 
一、
家奠禮
 
家奠禮時間按內親外戚人數多寡而定,通常以二十分鐘至四十分鐘為宜。依「國民禮儀範例」第四十八條:家奠在出殯前行之,其儀式如左:
 
1.
奠禮開始。
2.
主奠者就位。與奠者就位。
3.
奏哀樂(不用樂者略)。
4.
上香。
5.
獻奠品(獻花、獻果、獻爵)。
6.
讀奠文(不用奠文者略) 。
7.
向遺像或靈位行禮(本款之行禮指鞠躬或跪拜,直系卑親屬家奠時行跪拜禮) 。
8.
奏哀樂(不用樂者略)。
9.
禮成。
 
家奠禮中每一個單元皆以此儀式行禮,既莊嚴又隆重,每一個單位的奠禮時間約一分鐘。
二、
公奠禮儀式
 
「國民橙儀範例」第四十九條,親友奠弔應向遺像或靈位行禮,並向其家致唁,團體拜奠得參照第四十八條所定之儀式辦理:親友行禮時,家屬於案側答禮。
 
公奠禮儀式如左:
 
1.
奠禮開始:
2.
主奠者.與奠者就位肅立。
3.
奏樂(不用樂者略)。
4.
上香。
5.
獻祭品(獻花、默果、獻爵)。
6.
讀奠文(不用奠文者略)。
7.
向遺像或靈位行三鞠躬橙(鞠躬、再鞠躬、三鞠躬)
8.
奏樂(不用樂者略)。
9.
禮成。
10.
出家屬答禮。
11.
請復位。
 
※公奠禮中每一個機關學校團體皆以此儀式進行奠禮,平均每個單位所需的時間約一分鍾(讀奠文另計),所以不必另行三獻祖(特地要二位宗長獻花、二位親戚獻果、二位貴賓獻爵),因為每個單位皆有獻奠品之機會。
 
※公奠禮中,奠文最好以治喪委員會朗誦一篇,其餘以唱名代替,以省略時間。
 
參加公奠的團體中,如有主奠者或與奠者「有戴帽者」應在「行三鞠躬禮」之前後各加「脫帽」與「復帽」。更有連隊旗入列者,其儀式為「全體向遺像行最敬祖,撐祺者付持旗禮,護旗者行注目禮,持槍者付持槍禮,徒手者行鞠躬禮,請脫帽、一鞠躬,再鞠躬,三鞠躬,請復帽、奏樂、禮畢,復位。」
 
貳 、
安釘禮
 
 
一、
封釘與安釘之區別:
 
入斂後在靈柩四端各釘一長釘謂之「封釘」 ( 封柩 ) ,通常係大當天或一、二日內俟家族與至親好友瞻仰遺容後行之,此本是由族長 ( 父喪 ) 或母舅 ( 母喪 ) 親視後為之,但入殮當天族長母舅未必到場,乃直接由棺木店仵作為之,而於出殯日另外再安排一場「安釘禮」。「安釘」是出殯當天請族長 ( 父歿 ) 或母舅 ( 母歿 ) 畢行執斧點釘。
二、
出殯當天須舉行「安釘」 ( 點釘儀式 ) ,主持點釘的人必須是亡者之親 ( 堂 ) 兄弟 ( 或其後代 ) ,如無法找到親 ( 堂 ) 兄弟或其後代時可另請他人行之,也有乾脆不舉行「安釘」。當過「養子」「養女」者,除家屬有特別指定外,一律由親生的那一方主持安釘。昔時因為沒有檢察官制,而人命關天通常由親兄弟審視一番才封釘或起靈,免得當子媳者被誤含為草草收殮,甚至被認為忤逆不孝或虐待死亡等等。
 
 
 
 
 
1.
安釘物品:
 
以茶盤上置斧頭繫紅布、一根釘繫紅布、一塊紅布( 紅布本係繫讓釘者披肩示吉,或者不用披,點畢帶回) ,有二份紅包(一份乃贈給點釘者,通常只收紅紙退回現鈔,但方可收起來; 另一份贈給唸吉祥語者) 。
2.
恭請安釘:
 
長子雙手持盤率兄弟及長孫至點釘者之面前,「舉哀」恭請點釘,主持點釘者,係長子之長輩或乎輩(男歿為伯叔父,或堂兄弟,女歿為舅舅,或表兄弟) 依古禮須頂盤跪請安釘。點釘者立即右手持斧左手扶起迫族,由遺族引請至柩前。
3.
安釘儀式:
 
子孫們走到柩前(即距柩前腳部數尺處),面向柩前而跪下曰:「雙膝跪落時,黃金舖滿地,四時無災殃,萬年大吉利」。此時唸吉祥語者(司儀或道士)一手拿釘並引導點釘者執斧依序四端安釘,謂之「點斧」,意即點個形式並沒把釘釘下去,並邊點邊唸吉祥語。家族聽了吉祥話異口同聲日:「好」或「有」。四端點畢,再將釘輕釘在柩頭邊叫做「子孫釘」,由長子以牙將釘拔起謂之「出丁」。其點斧四端再頂端一釘如「出」字。如點釘者比亡者低一輩,則點釘時必須以小椅墊腳,如低二輩則墊二層,如此身份始謂夠格。點釘者要點斧之前口唸「手持斧頭,高高在上,持斧點釘,世代出丁」,子孫輕語「謝了」對柩行禮後才舉行點釘。
4.
吉祥語:
 
例一
 
一點東方甲乙木,子孫代代居福祿。
 
二點南方丙丁火,子孫代代發家火。
 
三點西方庚辛金,子孫代代發萬金。
 
四點北方壬癸水,子孫代代大富貴。
 
五點中央戊己土,子孫壽元加彭祖。
 
例二
 
一釘添丁及進財。
 
二釘福祿天降來。
 
三釘三元生貴子。
 
四釘子孫滿廳台。
 
子孫釘。子團圓。 子孫富貴萬萬年。
5.
割柩:
 
長子將「子孫釘」咬起,並自柩上削一小木片與該釘放於靈桌上香爐內,於除時焚之,求子孫世代繁昌,子孫向柩位行四拜禮後起立。
6.
旋柩:
 
由道士吹打(佛教徒則用木魚、小引磐、鎖、鈴),引導遺族繞柩三匝,其意即不忍親之離去,表示依依不捨之謂。
三、
子孫旋柩後,抬柩者將「大龍」與「娛蚣腳」等槓桿準備。先用大麻繩將靈柩與「大龍」緊緊綑縛紮穩,再將小木桿將大麻繩絞緊,謂之「絞柩」。
 
四、
引「豐斗」(「豐斗」者乃象徵子孫今後倉虞實之意)內裝魂帛神位至魂轎車,亦有用盤子或神籃裝,長孫將一套新衣褲放在魂轎車,俟入壙後要返主時,改換新衣褲回來,意即除穢佈新,喪事業已結束。
 
 
五、
壓「嘖」柩位:請有德者為之,將十二粒紅圓(閨年則加一粒),發粿以圓盤放之,當靈柩起靈後置於其位,象徵重振家聲之謂,喪家要致謝紅包,或用餅乾、水桶及碗筷等各備十二份,亦有用石頭十二粒等,其意均是團圓昌發。
 
 
六、
清掃:
 
請一位婦女在「壓柩位」之後,手持掃帚、掃兩把穢氣出門,再從四個角落各掃一把入內,然後把地掃乾淨,意即去除霉氣之謂,喪家要致謝紅包。
清掃之吉祥語:「掃帚掃出門,千災萬禍盡消除 ; 掃帚掃進來,房房添丁又發財。」
七、
啟靈:
 
昔日多由同姓宗親扛柩,而今杜會變遷,多僱請仵工 ( 俗稱土工 ) 人員幫忙,件工人員絞柩完畢,將「娛松腳」與槓桿均銜接好了,以八人、十二人或十六人 ( 廿四人等 ) 抬柩人員平穩的抬起,另一人立即將「柩凳」踢翻或提走,謂之「放靈」。靈柩往屋外「靈車」處移動,子孫要迅即跟著爬出來 ( 表示報答父母之恩 ) 。至靈車後跪送靈柩上靈車。通常子孫應緊拉住靈車或紼帶,其意乃抬不得父母親如此快速的離開我們。
八、
「國民禮儀範例」第五十二條:出殯時親屬向遺像或靈位行起靈禮後,撤幃,昇柩啟行,其次序如左:
 
 
1.
前導 ( 標明○○○○○○之喪 ) 。
2.
儀杖 ( 不用儀杖者略 ) 。
3.
樂隊 ( 應用國民禮儀樂曲:不用樂隊者略 ) 。
4.
遺像。
5.
靈柩。
6.
靈位 ( 孝子或孝女恭奉 ) 。
7.
重服親屬。
8.
親屬。
9.
送殯者。
 
第五十三條:送殯親友,宜著素色或深色服裝,並佩帶黑紗或素花。除至親友好友外,家鋼可於啟靈後懇辭。
 
注意事項:
 
1.
出殯奠禮於○月○○日○午○時○分起,預計○時○分啟靈發引,○時○分入壙,均須守時
 
2.
開導汽車車前懸橫布標明「○○○○○之喪」或「○府」即可,保持一定速度,機車隊及轎車隊可懸小花圈或繫紅布安在行列中。
 
3.
在○○地方辭客,在○○地方上車,靈車繼續前進,家族陸續上轎車,跟隨靈車後前進上山。
 
4.
沿途遇交通繁雜及燈號地段,督隊人員應加派交通維護員,以免困擾他人。
5.
此乃示範圖可增列亦可刪減,行列圖及路線圖事前應影印數份,供有關人員會知。
九、
辭客,依「國民禮儀規範」第五十三條:家屬可懇辭親友送殯。故出殯行列啟靈一段路後,應擇適當地點讓靈車暫停,家族子孫向後轉,向送殯親友跪下或鞠躬並婉辭他們請留步,叫做「辭客」。孝眷須俟長輩牽起始能繼續前進,此時不到墓地之賓友應把送殯標誌 ( 服制 ) 除下而回,有辦理遺席喪宴者,即可先行開動。
 
 
 
十、
行列一「啟動」,喪宅門前之黃白標誌即行撕掉,並撕掉左鄰右舍之紅紙 ( 送上「燒金放炮」 ) 。靈柩上車時子孫們必須目送,啟靈後凡是靈柩經過您的身旁時,所有殯友一律向靈柩肅立一鞠躬並行注目禮,也有起靈前工作立即將「紙轎火化」象徵代步。
 
 
十一、
路祭:
 
殯葬行列所經途中,有親朋故舊在道旁設奠(排香案或以花、果、牲醴等)者,此時靈柩宜稍緩,俟其奠弔畢始繼續前進。喪家應以禮品致謝。
 
民國以後,路祭形成一種由乞丐組成,沿途鋪放豆干、豬肉、蛋等為供禮,上香奠拜,而向喪家強索謝金,變相勒索,故喪家通常沿途均貼以「路祭懇辭」字條,怠六十年代以後此不良風俗始逐漸絕跡。事實上,出殯行列有經過直系親屬(子女內外孫)之家門時,理應設香案供品,此為時代之「路祭」可也。
 
客家禮:有部份地區靈車所經路途,隔一段路要插一支香於路邊,過橋亦復如此。如遇沿途商家住戶燃炮致意,則須贈毛巾一條,經廟前要燒金紙致敬。南部六堆地區客家習俗:女婿的牲禮是排在半路祭拜,也稱為「路祭」,與前面所說的「路祭」名同意不同。
十二、
喪葬行列中之花車,不但浪量,而且經常造成交通問題,應盡量避免,喪家治喪節餘可捐贈慈善機構,作為社會福利基金之用。



關於我們 服務說明 線上刊登 回到首頁
傑客殯葬禮儀主題網   TWK台灣網際網路 - 程式維護 .     鼎燊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-  執行團隊    ( 02 ) 2961-8198